读了《大师们的写作课》。
最初选这本书是因为看到了李筱懿在小红书上的推荐,之前看过李筱懿的《灵魂有香气的女子》,写的是29位民国女神的故事,觉得还不错。所以看到她推荐的写作书籍的时候,就入手了这本《大师们的写作课》。
(资料图片)
《大师们的写作课》作者舒明月,名字没听过,从简介中能看出来是个很年轻的女孩子。文学评论人,知名写作讲师,在豆瓣平台开设文学鉴赏和写作提升专栏及课程。
书中通过点评48位顶级作家的经典文学,作者总结出了一套写作的方法。
读这本书的时候,有点儿耐不住性子,因为点评的都是知名作家,对他们褒贬不一,并且都是一些个人的想法,有些点评的内容自己不是很赞同,所以看的时候不太舒服。但是分类整理了众多知名作家的作品,自己很少有机会能阅读到这么多作家的经典,所以为了“大师们”的经典文学内容,就耐着性子看完了,重点看了摘抄的“大师”文章,作者的点评就一带而过了。
读完这本书以后,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很聪明,懂得“借势”,借的是48位经典文学大师的势。单单从书的名字来看就很有迷惑性,《大师们的写作课》,48位经典文学作家确实是“大师”,但这门写作课却是作者编写的,那么她算不算是“大师们”中的一员呢?勾起你的好奇心,是与不是自己慢慢品味吧。
再说几点其他的收获吧:
01 博览群书,善于总结和归类
02 有自己的想法,敢于批评
03 关于“云雨”的摘抄内容,看的人脸红心跳
04 总结了实用型的写作方法,从“自嗨”到“有用”
细说一下:
01 博览群书,善于总结和归类
书中点评了48位顶级文学作家,要想点评他们的作品,首先要阅读他们的作品,之后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够进行点评。
文章中除了点评还做了分类,也就是分类点评,内容篇分为颜色、花事、美食、萌物、猛兽、童真、容貌、情色、云雨等,技能篇分为标点、造语、比喻、通灵、情感、血书、节制、收束等。还有一个拓展篇。
从书的内容来看,作者不但博览群书,而且还善于总结和归类。这一点是值得学习的,吸取经典文学的精华,站在文学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的更远。
02 有自己的想法,敢于批评
虽然书中对于某些作家的点评,我不太认同。但对于作者敢于质疑的态度是值得学习的,虽然只是个人的观点,但也要强于没有观点。
作者点评莫言,“比喻牵强”。
“陈鼻坐在我家门槛上,灶膛里的火映得他满脸闪光。那个巨大的鼻子,像一块结了冰的萝卜雕成。”作者看不出鼻子和结了冰的萝卜有什么相似之处。我到是看出了很多的相似之处,东北的冬天特别的冷,人的鼻子是面部最突出的部分,经常冻得红红的,如果流出鼻涕的话,也会被冻住,那样的鼻子不就像结了冰的胡萝卜吗?
“听到这个消息后,哥哥姐姐像青蛙一样哇哇叫,我在地上翻筋斗”。作者觉得青蛙的叫声和人在情绪激动时的嚷嚷声,两种声音没有直接连接,比喻有些牵强。在我看来,声音的相似程度虽然不高,但青蛙的叫声很有特点,是此起彼伏、连成一片的,用来形容哥哥姐姐们激动吵嚷时那一派热闹的景象,到是很恰当。
作者还点评冯唐,“没有节制”。也许冯唐真的没有节制,但这不正是作家特有写作风格吗?只是这些不同的风格有的人喜欢,有的人不喜欢而已。
03 关于“云雨”的摘抄内容,看的人脸红心跳
男女间的翻云覆雨,我一直觉得是两个人的秘密,文学作品中用文字公开了这个秘密。作者摘抄了两位作家描写的“云雨”,看的人脸红心跳。
顾城的《英儿》片段:在茫茫晨光中我抢掠她的秘密,分开她的缝隙,那缝隙陷陷的,那么饱满,合拢时几乎什么也看不见,分开时,我就看见了那酒色的唇瓣,和细小的一点茎蕊。它由于羞辱,微微膨胀起来,我有点好奇地看着,像剥开一个珍美的小橘子似的,看她的小蕊微微鼓起,变得甜润,当触及它的时候就触及了那遥远的叫喊。我用手指探寻它,感到了那紧张真空的吸吮。她由于害羞把自己的脸遮了。
张爱玲的《小团圆》片段:他眼睛里闪著兴奋的光,像鱼摆尾一样在她里面荡漾了一下,望著她一笑。他忽然退出,爬到脚头去。\"暖,你在做什么?\"她恐惧的笑著问。他的头发拂在她大腿上,毛氛的不知道什么野兽的头。兽在幽暗的岩洞里的一线黄泉就饮,泊泊的用舌头卷起来。她是洞口倒挂著的蝙蝠,深山中藏匿的遗民,被侵犯了,被发现了,无助,无告的,有只动物在小口小口的喂著她的核心。暴露的恐怖揉合在难忍的愿望里:要他回来,马上回来--回到她的怀抱里,回到她眼底--
“立身先需谨慎,为文且须放荡”,着实让人感受到了文字的“放荡”啊!有人敢写,有人敢抄,有人敢看,这不就是市场嘛。
04 总结了实用型的写作方法,从“自嗨”到“有用”
作者作为写作讲师,是一位“实用型”写作讲师,教授学生如何从“自嗨”型写作,向“有用型”写作转变,并总结出一个“四有”的方法,有趣、有用、有料、有力:
\"有趣\"是硬通货,各层次写作者都深谙其道;最好将读者视为情人,才有趣得起来。
\"有用\"是互动式写作大势下今后文章的主流之一。
\"有料\"是有真实的见闻经历,有独属于你的新鲜的细节--不在其位、不临其境,任何人都编造不出来的细节。
\"有力\"分为审美的力度和情感的力度。美打动人心,创造美的技艺可以学习;强烈的情感是写作者的宝库。
我的文章还停留在“自嗨”呢,距离“四有”的标准相去甚远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以上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END-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