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李玲 2023年2月1日下午3点,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第五批查处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违法典型案例。此次披露的8起案例中,最高一笔罚单出自鱼跃医疗哄抬血氧仪价格案,被罚270万。
去年12月,在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初期,抗原检测试剂、布洛芬、血氧仪等医疗物资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部分商品涨幅明显。期间,有网友发帖称去年“88购物节”,鱼跃医疗的血氧仪到手仅94元,最近涨到299元,随后引发诸多争议。当时鱼跃集团对外解释,因成本上涨,公司取消了血氧仪的折扣和优惠。
针对消费者反映的价格上涨问题,市场监管总局称于2023年1月6日带队对鱼跃医疗的涉案行为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鱼跃牌血氧仪销售价格的上涨幅度明显高于成本增长幅度。
(资料图)
以一款指夹式脉搏血氧仪为例,2022年12月生产入库平均成本比11月上涨47%,鱼跃医疗向经销商的平均销售价格由100元/台上涨至231.78元/台,涨幅131.8%;最高价格上涨至254.15元/台,涨幅154.2%。2022年1月31日,江苏省镇江市市场监管局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责令鱼跃医疗改正违法行为,罚款270万元。
市场监管总局通报。
此次公布的8起典型案例中,同样因哄抬物价被罚的还有重庆同泰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重庆市市场监管局调查发现,该公司在药品进货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药品销售价格。以其两家网店销售的布洛芬片为例,进货价格2.48元/瓶,2022年12月7日前销售价格为3.67~4.87元/瓶,一天后涨到11~60元/瓶。2023年1月16日,重庆市市场监管局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责令改正违法行为,罚款30万元。
除了哄抬物价外,违规销售药品、违法销售医疗器械也是此次市场监管部门严厉打击的行为之一。江西省吉安市市场监管局查处的一起案例显示,江西三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在未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情况下,组织人员擅自生产二类医疗器械“医用防护服”。截至案发,共违法批量生产医用防护服4560件。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吉安市市场监管局于2022年12月13日对当事人处以188.1万元罚款。
贵州查处的一起案例则显示,有人擅自从事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的经营活动。2023年1月13日,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市场监管局对王某学在自营门店和网上销售抗原检测试剂的行为,处以13779.2元罚款,并没收涉案医疗器械、没收违法所得2273.6元。
南都记者注意到,自2022年12月以来,为确保疫情防控措施调整转段平稳有序,市场监管总局加大力度做好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工作。截至目前,已公布5批共计46起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违法典型案例。
第五批查处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违法典型案例:
一、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哄抬血氧仪价格案
二、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振华西街社区卫生服务站使用过期医疗器械案
三、浙江省金华市施某某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口罩案
四、江西三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未取得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医用防护服案
五、广东省廉江市邦仁药业怡心店违法销售中药饮片案
六、重庆同泰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哄抬价格案
七、四川省成都潞川康健大药房有限公司经营未依法注册的抗原检测试剂案
八、贵州省铜仁市王某学未经许可从事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经营案